在国内,很多影视艺人演而优则商,头顶明星光环,一窝蜂地投身商海,火锅店尤其受到娱乐圈的青睐,光明星们开的火锅品牌,一双手都数不过来。这其中有成功的典范,也不乏失败之作。
在疫情尚未结束的今天,连行业王者海底捞都血亏9亿+的环境下,这些明星火锅店还能继续生存下去吗?
深圳餐饮策划公司餐赢计为大家进行系统分析……
和普通火锅品牌相比,明星火锅店在明星的滤镜加持下,可谓出道即巅峰,开业必扫搜,这是它的优势所在。如邓伦的“火社”、陈赫的“贤合庄”、郑恺的“火凤祥”……
因为门槛低、回报高,又有自身影响力做背书,明星火锅店这股风一刮就是很多年。然而,“出道即巅峰”事实上并不是句吉祥话,通常预示着一个高空坠落的趋势。粉丝们也并不是只靠“热爱”两字就能无限买单,对于价值,他们也有自己的判断。
有些明星火锅品牌,都有一种错觉,那就是自己能给自己的火锅店带来很高的品牌溢价。
这就导致了,很多明星火锅店价格虚高。比如黄磊与孟非合伙的“黄粱一孟”开业之初,“80元起的锅底”、“198元/份的毛肚”“398元/份的牛肉”,放到现在,也是让人瞠目结舌,生命无法承受之重。
最重要的是,价值配不上价格。没有独特的卖点、,也没有海底捞的服务,一样的汤底蔬菜牛羊肉,第一次大家还能说服自己“为爱发电”,第二次只会觉得,“我拿你当爱豆,你却把我当韭菜”。这种定位失衡的餐饮策划,最终除了关门大吉外,唯一的收获就是还被人民网点名报导。
当然,还有一些明星火锅店在放低姿态的同时,还注重差异化餐饮策划,对品牌进行了精准定位,最显著的特点就是:品牌去明星化。不再把明星老板当作核心卖点,而是形成了有自己独特的营销亮点。
即使依托明星的偶像光环从这一发展路径我们可以看到,明星的火锅品牌,事实上在经历一个“明星赋值—独立探索—自我品牌化”的过程。
明星的火锅品牌,最终还是该做自己的品牌。